现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和“两件大事”“三本清单”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2022年,我盟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统计填报数为4.99亿元,同比增长172%,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期公布统计认定数据。二是前三季度,我盟技术合同成交额为4201万元,同比增长29%,年底前可完成5500万元的预期目标。三是年初以来,累计向上争取科技资金4693.2万元,已下达3163.2万元,年底前可完成下达4115万元(在上年度基础上增长10%)的预期目标。其中,科技部在我区实施的1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我盟获批3个,支持资金1800万元。
(二)“两件大事”“三本清单”落实情况
1.“三本清单”方面。我局共承担11项任务,已完成7项,其余4项均在有序推进中。前三季度,《内蒙古日报》刊发我盟科技创新等方面新闻10条,其中,头版2条。
一是争创高能级平台载体。经过视频答辩、专家论证、现场评估、厅局联审等程序,创建成功自治区级以上高能级平台载体5个。验收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成功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自治区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自治区北方寒地水稻育种创新重点实验室。其中,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生物育种领域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厅专项支持资金500万元,已聘请吴孔明、李玉等5位院士和李香菊、邱丽娟等40余位生物育种领域首席科学家加入。创建成功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家,总数达到23家;建成自治区“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分平台;获批自治区级众创空间2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家。
二是深入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前三季度,促成我盟34家企业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达成科技合作44项。至此,我盟共有82家企事业单位与43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164项,现已产出成果和产业化落地60项。召开大食物观·食品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阿尔山峰会,围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与江南大学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1个。在2022年度江南大学全国56个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考核中,我盟的分中心排名第一。积极将合作的大院大所专家教授纳入“三区”人才支持范围,已完成138名“三区”人才的选派工作,支持人数、资金均是2022年的4倍,增速位列全区第一。
三是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211家。年初以来,认定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较上年增长44家;认定成功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29家。正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第2批次的申报工作,共审核推荐8家企业,自治区科技厅正在评审。
四是其他重点工作。生物质制绿色航空煤油示范项目。中广核公司正在编撰项目可研报告,完成后将着手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等前期工作;深高蓝德公司已确定技术路线,正在进行项目概算,近期将赴我盟考察选址。举办“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站五周年系列活动”和“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站五周年暨2023年优质水稻测产观摩会”。策划的“超时空对话”,仅在兴安日报抖音官网账号上的点击量就超过3000万;经专家组测算,香型优质水稻品种“X56”平均亩产为594.6公斤、耐盐碱水稻品系“兴粳17”平均亩产为552.1公斤,优质水稻新品种丰产性突出、稻米品质优良,耐盐碱水稻连续5年亩产超过500公斤。举办“全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务及技术交易后补助政策解读培训班”,承办“2023年全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员业务培训班”、“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农牧业技术培训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帮助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技术交易税收和技术交易后补助等普惠性政策,进一步规范我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有效提升了我盟科技特派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技能。科技体制改革。起草完成《兴安盟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初稿,待修改完善后提交至盟行署常务会审议。
2.“两件大事”方面:一是我局承担盟级“五大任务”共12项,现已完成11项,基本与“三本清单”任务一致,其余1项也在有序推进中。二是成立了盟科技局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7次、民族政策知识竞赛3次、民族政策宣传等活动10余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对与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签约的13个合作项目以“揭榜挂帅”形式进行支持,加快发榜速度。推进与江南大学已达成合作项目的实施进度,力争年底前再产出成果5个以上。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推进米糠高值化利用项目的实施进程,11月底前完成生产厂房建设及设备购买、安装、调试等事宜,力争年底前投产。
二是积极建设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做好技术创新中心的科技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组织盟农研所做好技术创新中心理事会的组建工作,10月底前召开第一次理事会,上会研究理事会各项章程、通过第一届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名单及各项章程、技术创新中心的中长期工作计划等。
三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做好高新技术企业2个批次、科技型中小企业3个批次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年底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家。组织好今年企业研发中心的申报工作,力争通过3-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