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列其中。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及科技部、科技厅有关园区验收通知要求,4月25日,由何伟利副盟长带队,盟科技局、突泉县园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同志参加了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答辩会议。经视频答辩、现场考察、网上公示等环节,我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
2020年,兴安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确定为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5500平方公里,核心区位于突泉县,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三年建设期,形成“草食畜牧业”“高效设施农业”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完善主导产业布局和功能体系建设,实现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发展。
三年来,盟委、行署高度重视园区的建设发展,按照创建方案要求制定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科研合作力度、强化项目资金支撑,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按照“一芯两园、前旗示范、全盟辐射”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高效设施农业和草食畜牧业两大主导产业,建成公共服务中心、展览展示中心、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核心景观旅游带、草食畜牧养殖区、设施农业观光区、相关产业集聚区、美丽乡村建设区“三心、一带、四区”等建设任务。至2022年末,全盟累计实施科技项目近400个,科技专项支持资金1.5亿元,与78家科研院所共同实施了农业科技合作项目153项;拥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200余家,其中“国字号”“区字号”平台载体177家,企业研发中心19家,新型研发机构8家;聚集了55家科技型企业和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了内蒙古亿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31家。2022年带动全盟农牧业总产值达380亿元,三年年均增长达15%。带动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26.6%。
近年来,我盟充分利用农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实施创新平台载体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盟将持续加大园区建设支持力度、优化管理服务、强化调研指导,做好园区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和综合评估等管理工作,探索推动园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举措和路径,持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创新引领、做强主导产业、强化示范带动,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打造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产业带动高地,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